“爱心背包”成长记录
来源:四川在线 编辑:袁阳 2012-10-29
2009年,成都一群有爱心的驴友暂时挣脱都市水泥森林的束缚,在背包里放上物资向偏远山区进发,为山里的乡民、老师和孩子们自发献出了一份爱心。大山里质朴、勤劳的乡民,扎根山村奉献毕生的老师,在昏暗教室里刻苦读书的孩子们,给我们留下难以抹去的记忆,感觉到肩上又多了份责任,从此,“爱心背包”团队成立了。
“爱心背包”团队成立以来,在全体队员的积极参与和支持下,组织了“远山的呼唤”——2009端午节甘洛县磨子沟村、俄洛村、尼觉村小学捐赠;2010岁末巴洛村和三十户村小学捐赠;“南江行”--2011年5月巴中南江柳湾乡探访助学行;“爱心背包在行动” ——2011年端午节甘洛县巴洛村、泥觉村、俄洛村村小助学行;2011年9月底甘洛县巴洛村、三十户村、磨子沟村、俄洛村、尼觉村村小捐赠;2012年5月甘洛县平坝中心校、窑厂小学、新民小学、巴洛村、三十户村和五村村小捐赠;2012年端午节阿坝州阿坝县四洼乡、求吉玛乡藏乡助学捐赠等活动,收到了较好的社会反响,队员们也从中得到了锻炼和心灵洗礼。我们为村民送去衣被、食物、胶鞋,为孩子们送去书包、文具、书籍,衣帽、围巾、手套,糖果、足球、羽毛球等物品,还和孩子们一起读书、谈心、做游戏,为村民和孩子们放映电影,孩子们知道了山外的世界,用老师的话来说,我们送去的不仅是物资粮食,更重要的是带去了精神食粮,孩子们懂得讲卫生了,用我们送去的小毛巾洗干净小脸蛋,敞开心扉说出自己的理想,长大建设自己的美丽家乡。
我们的宗旨是通过集采风健身、帮贫扶困、捐资助学、传递爱心等为一体的开放式的个性化社会公益活动,力所能及地来帮助改变偏远贫困的山村小学教育现状,引起社会各界更加广泛的关注。弘扬教育是最伟大的慈善事业,倡导一种平等、友爱、尊重的人文精神和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提升每个人的内在品质和社会公序良俗的形成和发展,使得社会公众自愿自发的接受正确的人生引导,热爱人生,报答社会,并最终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爱心背包”队员们来自各行各业,以不同方式来表达自己的爱心,并将这份爱心直接传达到贫困山区,从最初的10几人到今年已发展到200多人,涉及全国20多个地区和城市。值得庆贺的是2012年2月我们“爱心背包”荣获了2011年度“道德模范?成都好人”提名奖,成都市精神文明办给予高度评价,这是整个爱心背包团队几年来积极努力的成绩。
“爱心背包”只是一个名字,一个符号,她的意义在于唤起更多的责任、爱心和善举。我们不会忘记那些阳光一样灿烂的笑容,他们身处大山,内心充满向往,憧憬美好的未来。我们不会忘记那些简陋的教室和课桌,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目光和专注的眼神,也许他们中间将走出学者、明星、歌唱家、企业家……我们更不会忘记,为了贫困山区的孩子有书读,用生命谱写 “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光辉典范——磨子沟村小唯一的教师向巫牛老师,以及二十三年来,在大山中风雨无阻,每天往返两个村小的代课教师郭普全老师……。
人生匆匆,我们愿意在有限的时光里做一些有意义的、力所能及的事情。令我们感到无比欣慰的是,高原上的第一所设施齐全的幼儿园即将诞生,先进的电教设备即将搬进草原课堂,晚风中小学校门上写着醒目标语的 “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陈旧校园,即将被新落成的校园取代,以崭新的风姿迎接新学期的到来……。愿“爱心背包”这抹红色,飘扬在高原蓝天的霞光里,愿“爱心背包”这朵小花,融入到草原盛开的花海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