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新闻中心
助人为乐显大爱 让孩子们共享知识之美

助人为乐显大爱 让孩子们共享知识之美

 

助人为乐显大爱 让孩子们共享知识之美

第三届成都市道德模范候选人风采展播    助人为乐显大爱  让孩子们共享知识之美

来源:成都晚报 记者:何亚男 摄影:吕国应 2014年5月6日第04版


       助人为乐道德模范龙必锟和杨晓龙都是普普通通的“身边人”,但他们却用关心和爱心持续温暖着所有有需要的人。为大力弘扬社会正气,本报持续对第三届成都市道德模范候选人的先进事迹进行报道。

      大学老师杨晓龙:成立“爱心背包”公益团体

     “中国公益需要新的力量,虽然我们做的事只是杯水车薪,但我们会把做公益当成生活的常态。”杨晓龙是西华大学的一名教师。2009年6月,他发起成立了志愿者团体“爱心背包”。每隔一段时间,“爱心背包”成员就会驾车到甘洛县、南江县等地的贫困山村,给山里的孩子和坚守在一线的教师送去学习和生活用品。

     杨晓龙平时不仅要上班、上课,还要组织“爱心背包”的各项活动,处理来自全国各地的爱心人士捐助的物资。杨晓龙利用课间休息时间,给大学生们讲述贫困山区的基础教育现状,激发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心。在杨晓龙老师的影响下,他的很多学生也积极参加到了“爱心背包”的活动中。

     “爱心背包”的故事感动着身边每个人,爱心从四面八方涌来。自2009年“爱心背包”成立至今,杨晓龙和他“爱心背包”团队一共收到了80万元的捐赠物资,他们走访和捐助了包括凉山州甘洛县平坝乡中心校、巴中市南江县的九岭村中心校、阿坝州阿坝县的求吉玛乡、四洼乡中心校等24个贫困山村的学校,看望了2000多名山里的孩子及教师。

      目前,“爱心背包”的成员已经由最初的13位发展到了现在的224位,成员来自全国各地。相信不久的将来,还将有更多的爱心人士加入到“爱心背包”里来,共同为山区的孩子们撑起一片蔚蓝的天空。

      退休老记龙必锟:开起“龙爷爷国学馆”

      十多年前,龙必锟老人在家里开办了“龙爷爷国学馆”,义务教授孩子学习《楚辞》《汉赋》《唐诗》《宋词》等国学经典。“龙爷爷国学馆”的荣誉馆长是龙必锟的夫人周小蓉,因为高度近视的龙爷爷无法正常看书备课,周奶奶就充当了他的“眼睛”和“助手”,两位老人用爱心和中国博大精深的国学熏陶着一批又一批的孩子。

      龙必锟老人今年82岁,毕业于四川大学中文系,退休前是《成都晚报》的资深记者,特别喜欢古文学,记性又非常好,真可谓是学富五车。2000年初,老人产生了“用己之长,帮孩子学国学”的想法。最初跟老人学习的孩子只有两名,后来老人又打电话到曾经采访过的贫困家庭,请经济困难的孩子免费到家中补习。

      如何培养孩子对古文的兴趣是老人常想的问题。一开始,老人找出《狐假虎威》《苛政猛于虎》等短小精练、有故事情节的古文,绘声绘色地当成故事讲,很快引起孩子的兴趣。随着学习的深入,老人又有针对性地传授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甚至还为孩子们讲授《易经》。老人的细心、耐心和爱心,让孩子们感动,一批又一批在“国学馆”学习过的孩子至今还常常回来探望龙爷爷。

Publish Date: 2014-05-07

首页 | 关于我们 | 新闻中心 | 爱心活动 | 社会捐赠 | 合作伙伴| 出版物 | 联系我们 | 管理

Copyright © 2009-2024 爱心背包志愿者活动 Caring Backpack Volunteer Activities, All Rights Reserved
Soar.Ray.Brightly, Chengdu, Sichuan, China
China 蜀ICP备13019384号-2 www.aixinbeibao.com